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以项目化、任务化为基本特征,有力地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如何实现职教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适应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600多万人,教材需求量很大,每一门课程的教材少的有五六种,多的达十几种。然而笔者研究发现,目前职教教材还存在品种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不够鲜明等主要问题。此外,由于部分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知识,对教学方法一知半解,导致许多教材知识内容陈旧过时、编排结构缺乏条理、逻辑叙述较为混乱,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和错字病句。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教材照搬普通高校教材,尽管采用了“项目”“任务”的形式,但许多都是由原来的章节转换而来,并未真正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
因此,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十三五”规划应该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的转型,全面提升教材质量,实现教学资源的供给侧改革。
一是新教材应实现内容更新,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需要。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来的知识体系需要进行重大改变。比如在机电设备维修领域,原来主要是通过设备故障现象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但随着大数据的运用,设备的运行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快速完成设备修复,还可以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实现提前预防,这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要求维修人员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和网络应用知识。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材编写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新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
二是中高职教材应该统筹规划,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需要。传统的中高职教材是分别组织编写的,中职学校教材主要由中职学校教师编写,高职院校教材主要由高职院校教师编写。这种组织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编写与使用紧密联系,出版的教材有利于被学校采用,但缺点是中高职教学被分割开来,教材内容重叠严重,不利于中高职衔接培养。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的系统性相对较弱,对“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教材的编写难度较大。因此,统筹规划中高职教材,由高职院校教师主持中职学校教材的编写,不仅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合理衔接,而且还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教材的整体质量,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职业院校教材与企业培训教材的协调,适应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需要。学校教育教材与企业培训教材重复编写,不仅难以实现对接,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统一,具有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教师和师傅两个教学主体,学习者以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在两个场所工学交替。这种学习方式客观上要求将学校教材与企业教材统一起来,同步规划两种教材。因此,新的教材不仅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编写,而且还要担任企业教材的主编,使得两种教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形成职业教育教材的“孪生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特色。
四是实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数字化,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目前,教育部已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努力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业资源校企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传统的教材主要以纸质形式呈现,知识信息传输效率较低,无法清晰地展示立体的设备结构和动态的生产过程,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纸质教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特质的体现,也是新教材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五是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组织方式也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改革。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是封闭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教材编写应该采用开放、共享的方式。国家应该设立职业教育教材公益基金,支持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元化教材编写方式,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共享教材。
作者 | 崔发周 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 |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