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职教新闻 >>正文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2016-07-06   点击:

2015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描绘出“三步走”的宏伟蓝图。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职业教育作为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平台,在壮大产业人力队伍,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造业的转型发展需要人力资本的转型与提 升,进而需要职业教育在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同步转型,观念转轨就是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第一步。观念的转变将促进职业教育各方认清形 势,并为转型步伐的迈出奠定理念基础。一、大有可为:“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风向“十 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 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也必将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力与智力源泉。而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提 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基础能力的建设、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绿色制造等制造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求 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时空等诸多方面有所变革,乃至重构。从专业布局到课程设置,从教学安排到素养提升,从人的发 展到学校发展,“中国制造2025”必然会为职业教育增添新的发展动力,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的发展方向。二、观念转轨:“中国制造2025”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特性、质量、培养周期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生产过程的整体性要求一线操作工人对研发与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工艺驱 动式创新”产品和“工艺嵌入式创新”产品而言尤为如此。这也就对传统的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理念产生了新的触动,促使我们反思如今的职业教育办学是否满足产业变革,尤其是制造业变革对人力资本的新需求。观念的转变是我们迈出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协同发展的第一步。(一)人才观:基于层次高移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产业及产业关系需要在生产方式或组织体系层面重新定义。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正在打破制造业的传统内涵和外延。制造业从“自动化” 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迈进迫切需要创新思维的助力与跨产业协作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基于原有定位的新内涵:创新型与复合型。(二)专业观:基于市场需求的纵向系列化与横向集群化设置生 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使得职业教育针对制造业生产的传统专业设置模式存在封闭、零散和落后的弊端。服务型制造是开放性的制造体系。这一制造体系凸 显的是优势价值创造环节,在过程设计中秉承“减法”精神,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按照相应模块进行整体上的精细化分隔,强调独立模块优势的 最大化,而非传统制造业的“大(小)而全”战略。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实施主体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在制造业研发与设计、生产与质量控制、销售与服务等各 环节协同合作,实现各司其职而又精诚合作的“协同效应”。(三)德育观:基于工匠精神的学生职业道德熏陶工 匠精神是从手工业加工生产行为中孕育,服务型制造业的提出延伸了制造业原有的生产加工范畴,但制造并未脱离其核心环节——加工生产。尽管制造属于“产业微 笑曲线”的获利低位,但正是这一环节将上游的设计环节与下游的服务环节紧密相连,将资源与思想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产品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各领域发 展。“工匠精神”也将继续流淌在包括加工、组装、生产环节在内的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突出“工匠精神”的熏陶与导向,让过去无 形的职业道德教育依附于有形的工匠形象和职业行为之上,以此实现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长效发展。(四)能力观: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从 劳动分工的视角来看,制造业生产方式经历了单件生产方式、大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生产和细胞生产方式的演变过 程。这一演变过程揭示了制造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趋势或问题:一是制造业生产方式的“人本回归”;二是劳动分工并非是生产高效率的唯一原因;三是劳动分工向综 合方向发展。这种“一分(模块化)一合(融合趋势)”“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制造业发展态势将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分”要求“专”, “合”则要求“广”。“专”是能力结构的核心,是从业人员“能从业”的基本资格;“广”是支撑核心部分的背景能力,是从业人员“从好业”的基本保障,两者 构成了同心圆的能力结构(五)教学观: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创新驱动式教学在 强调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同时,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题要求人力资本不仅提供基础智力与人力资源,还要基于工作要求迸发创新火花。职业教育教学也就必须 在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锻炼的机会,营造“万众创新”的学生学习氛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中并未强制性的设置先后顺 序与内容隔离,相反,理论与实践往往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交融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一个明确的事物作为导向以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如行动导向、过程 导向、实践导向等。而无论何种导向的应用,其教学过程都是开放的。(六)战略观:基于产业公地的校企命运攸关体构建“产业公地”一词由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加里•皮萨诺等人提出。是指植根于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之中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工程 制造能力等,这些能力共同为一系列的产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 。“产业公地”概念的提出为职业院校在制造业发展新格局中抢占先机,把握优势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基于产业公地建设的职业教育战略观也为关键共性技术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七)课程观:基于项目运作的“制造业+”融合式课程“制 造业+”融合式课程是面向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制造业模块化与融合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式改造等制造业发展前景而定制的以传统 制造业人才培养课程为基础,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与相关领域知识的课程体系。这是避免课程模块化后造成学生知识与技能模块化的改良式做法。在保留原有制 造业人才培养基本能力课程的基础上,将本行业与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元素相融合,开发前瞻性强的未来制造业课程。

上述七种观念的转轨将带给职业教育新的发展契机与动力。《中国制造2025》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就是把职业教育作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强动力。观念转轨只是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转型,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趁早将观念转化为行动,实现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的统一。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在新常态下更好的服务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