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交流 >>科研机构资讯 >>正文
中职“后示范“深层问题及持续发展动力研究
作者:   文章来源:   时间:2017-11-17   点击:

中职“后示范“深层问题及持续发展动力研究

曾茂林

中职后示范阶段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中职教育处于学历教育垫底地位;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后,智能化生产在诸多领域取代普通技工,让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被大量挤压。致使后示范阶段,中职教育功能发生了相应地改变:一是成为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预备教育;二是为大量智能机器人不能取代的服务业和手工艺行业培养“工匠”。针对中职后示范时期,面临的这类持续发展深层问题,探究其深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机制,就成了中职后示范持续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

一、中职“后示范”面临的深层问题剖析

(一)中职后示范建设中面临的政策问题

  首先,资格准入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中职毕业生就业不畅。在《职业教育法》中没有规定哪个行业必须有什么职业资格才准入,于是造成民营企业一味地以追求利润为根本,以廉价用工为原则,大规模使用农民工,挤压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此外,技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缺失,让中职毕业生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在一些用人单位混同于农民工。技术工人与干部、工程师相比,在收入、待遇和地位上相差甚远,因此许多技艺技能较强、知识水平也不低的高级技工无奈选择了“以工代干”。在生产智能化和高学历就业市场竞争下,中职毕业生不仅就业十分困难,就业待遇也处于底层,且很不稳定。因此,中职学校成了多数初中毕业生升学的“最后选项”。其次,教育立交桥的政策残缺,造成中职生源质量问题。虽然,2017高考改革后,为中职学校开辟了对口考试绿色通道,但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差,加上规定了只能报考对口的职业院校,可供考生选择的范围狭小。由于我国没有类似于国外“第四级教育”的层次,一旦进入职业教育就基本上只能从事中低阶层工作,不能往高处走。这一问题造成的深层影响是生源质量差,带来中职后示范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最后,教育部门办学体制,造成校企深度合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以行业和大型骨干企业办学为主,校企合作政策到位,培养的中专生技术过硬。因为由企业举办中职教育,不仅专业直接对接企业需求,课程由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在专业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便于提供岗位现场教学情境,而且往往根据其岗位工作经验,以师徒式交流传授心得,严格按照上岗工作规程和标准,评价和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将中职“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将知行统一、教学做合一建立在企业的车间中。改革开放后,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将职业院校从企业中剥离出来,归教育部门办学,于是出现了校企深度合作、产教充分融合的深层问题。为此,必须从政策上予以解决。

(二)中职后示范建设中示范校自身问题

后示范阶段,中职校因受示范阶段经验影响,仍然从大规模培养初、中技工定位,其专业和课程设置容易脱离社会需求,导致因定位不准带来的系列困境。从教育功能理论视角考察,中职教育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职业性”。前示范阶段这是其主要功能,因此以培养对接市场的初、中级技工为主获得了成功。但是,进入后示范时期,智能化技术的全面深入,制造业对初、中级技工的需求日益减少,只能在培养服务业和手艺人方面着力。二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体现出“中学性”。即需要像普通高中那样,为学生升大学做准备,这是后示范中职校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的问题。一些中职校,由于对后示范阶段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完全不顾学生升学意愿,继续强调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而忽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提高,缺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恰当方式和途径。尤其没有专门补偿其文化教育,从而致使中职教育在高考制度改革之后仍处于事实上的“断头教育”境地。因此,丧失了其吸引力。制约中职校后示范阶段持续发展的另一深层问题,则是管理主体权力过于集中,官本位意识浓厚和管理水平低下。由于学校校级领导行政权力过于集中于某一人或几人,导致项目申请及评优、评先过程难以做到公平、公正,从而制约了教师投入专业课探究和技术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利益分配不断强化的“官本位”意识影响下,许多教学和技术能手对获得行政级别充满了向往,不想在科研和技术创新上有所建树,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最后,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微观领域,同样存在深层机制问题。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中职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的问题。教材企业化程度低、内容落后,编排不合理;学校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教师激励不到位,有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足;要实现师徒式的技术传授,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微观激励机制才行。  

二、中职“后示范”建设中深层动力来源剖析

(一)学校发展周期及其发展力理论的新启示

有研究者“将学校组织中各项工作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再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原阶段”。根据这种周期理论,示范验收后中职校即进入高原阶段,而后示范阶段则是开启新一轮周期。如果沿着中职示范阶段的路子走,就会停滞在高原期,难以有进一步的提升,且由于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还会逐渐走向衰落。因此,后示范期中职校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动向,从人才培养定位上及时扬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和经验,才能顺利进入后示范的再生长阶段。根据现有学校发展力的研究,中职学校在进入后示范期的再生和成长阶段,需要从学校核心竞争力、文化力、创新力、品牌力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之源。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优质性、难以模仿、长效性”特征,因此是所有动力源泉中最具有发展力的动力。后示范阶段,中职学校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的逻辑演绎过程,是一个‘价值思考—实践设计—智慧行动’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因此,从后示范阶段国内外技术变革新形势出发,准确定位学校的存在价值,明确学校为社会和学生需要作出的服务内容,从实践上设计好同普高、高职竞争中,中职校核心竞争力发挥的路径和方法,再采取智慧地行动,那么中职学校就会在行动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持续发展资源和支持力。

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首先,后示范期中职教育持续发展力量,来自于学生的不断成长。如果说示范阶段中职教育的规模扩张力量,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的拉动,那么后示范阶段则主要来自于中职生对中职教育购买的供给侧需求。即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具有主动购买中职教育,为升入高一级学校之用。因此,后示范阶段的中职学校,要将核心素养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从学校整体建设、职教特质、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强化升学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和质量评价。其次,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后示范阶段,虽然中职学校培育技工和手艺人的数量日益减少,但家政服务公司、学前教育等服务业,对职业道德、服务技艺的要求却更高。因此,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以联合办学、协同实施教学等形式,挖掘出企业的教学潜力,按企业标准培养实用人才。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借鉴企业管理流程,引导就业班级的教学管理,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挖掘出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潜力。最后,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中,彰显中职后示范的持续发展潜力。中职学校应根据当地支柱产业,高度重视技术应用推广和研发工作,站在技术应用供给侧角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提供引领其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在将新专利产品、新工艺技术等推广到生产一线的过程中,在师生对企业的技术革新帮扶中,获得当地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彰显出服务企业、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持续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

(二)“后示范”建设转向及其获得动力的源泉

后示范是在示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在继承示范阶段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力量源泉。为此,需要辩证处理好示范阶段的优势同后示范发展重点转变的3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中职“规模、数量”与“内涵、质量”的关系。后示范时期,既要坚持继承示范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原则;又要强化向内涵质量和特色建设转轨。建立起相应的中职示范校退出机制,约束中职学校的发展不能再依靠生源的规模扩张,增加学费来办学;要求必须转向从质量提升入手,建设好自身的特色品牌。二是正确处理好学生“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关系。无论是后示范面临的就业市场变化,还是学生对升学意愿的增强,都要求中职教育必须从就业的工具理性中走出来,必须关注中职学生的长远发展,树立起价值理性。这就既要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是后示范时期中职教育内涵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才有当下择业的本钱;有了“全面发展”才能继续深造。三是正确处理好中职“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后示范阶段的中职学校,为升学做准备的全面发展不是特色所在。中职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接当地劳动力市场和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尤其是针对本地支柱企业的特色专业建设,是中职校引领、带动自身专业群发展,提高学校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转型吻合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匹配度的关键。因此,特色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最本质、最核心的办学特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优势的重要载体和最优路径”。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聚焦于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升,其实现需要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支撑。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岗位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它源于人的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中职生只有对职业岗位和产品质量持有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判断,才能形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追求技艺精湛、产品精致的优良品质,上岗后才能形成“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后示范期的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学生的工匠精神,就需要重视对教师工匠精神和实操技术的培养。为此,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密切同当地支柱企业的关系,以科研项目方式引领地方企业改进技术;还需要紧跟企业走向世界的需要,在师资培养和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上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焕发出为新常态下生存而战的生命活力。在现代职教制度和国内外职教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中,中职学校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职学校在发展特色空间上,需要走国际化之路,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出国际品牌的会展、营销、开拓中医特色护理专业等。在办学机制上要灵活的实现上挂(高职高专)下联(初中、培训机构),开展现代化办学模式,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施虚拟互动训练等,为在有限的竞争空间中获得一片天地,求得生态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创新机制增强中职“后示范”持续发展动力

(一)设计好中职“后示范”持续发展的顶层制度

中职示范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需要学校不断创新办学体制和模式,提升学校教师素质,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从服务市场和对口企业中获得持续发展所需资源和动力。二是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形成外部政策能量场与学校内部动力之间的相辅相生关系。为此,就要坚持政府统筹规划,按照市场规律优化配置职教资源。形成中央政府制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企业用工准入制度、技术人员晋级加薪政策,从总体规划上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出台行业、企业负责实训和生产技能教学的制度,切实保障产教融合。形成由行业、支柱产业指导中职学校对口设置专业的机制,将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推动中职教育由系统内评价,向行业评价、社会化评价转变,形成中职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的模式。赋予省级政府,在学校布局规划、招考制度改革等方面更多主权,科学建立地市一级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和统筹管理体制,理顺中高职升学体制和机制。各级政府协同,搭建起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内部升学之路顺畅;构建起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与非学历职教相互融通的“立交桥”,实现职教体系同个体就业发展体系的良好互通,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化功能,鼓励行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凸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促使优势职教资源的汇聚,让后示范期的中职教育获得充分发展的良好生态空间和土壤。

(二)建立“行业-社区-学校”一体化管理制度

建立区域性“行业-社区-学校”一体化的理事会制度,综合优化区域职教资源环境。在当前各自为政的环境下,中职教育跨专业性得不到体现,更谈不上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为此,需要走职教集团化办学之路。根据广东经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学校发起,政府批准建立起企业、职校、普通初中共同参与,各单位独立核算的松散型职教集团。惠州商业学校2003年发起,由6校联合,经惠州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广东第一个职教集团——惠州商校职教集团就是这种模式。该集团创造的“三环对接”办学模式,受到教育部表彰。中山市职教集团,则是由中山市政府牵头成立的紧密型职教集团。它属于中山市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种紧密型运作模式,有利于推动中高职的衔接和校企深度合作,有助于建立多方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在政府事业单位的主导下,创新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有助于以半行政和半市场的方式,深入推进整个区域范围内职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同。在这种紧奏型职教集团中,政府部门是作为区域职教综合改革的政策主体,负责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区域内职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在注重坚持职教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让行业、企业从创新发展、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高度重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培养其需要的技术人才群策群力。

(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后示范”人才培养机制

陈宝生部长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社会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一个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这两个公共产品,深刻阐明了职业教育后示范阶段的新使命。为了弘扬工匠精神,就需要将职业教育同工业文化融合起来,让先进的工业文化促进中职学校文化内涵的提升与外延发展;让校园文化传承先进的企业创新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的升华,造成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氛围。其核心突破在于,创新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从制度文化上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以工匠精神打造出一批“大国工匠”。首先,创建紧密型职教集团运行新机制。一是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二级学院的混合所有制,通过下放人、财、事权,创新混合所有管理机制,激发二级学院积极同企业合作的办学活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培养“工匠型”人才提供激励机制和实训环境。其次,实行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推动集团化办学改革。为了确保校企深度合作的标准统一,在教学方面校企实施统一培养规格、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核评价标准,有效促进校企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推进“产教融合、中高衔接、区域联动”的集团化教学改革,便于中职教师掌握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第三,建立起推广应用新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中职教师投入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之中,并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咨询服务等,提升学校专业教师服务产业的能力,为培养工匠型技术人才提供对口的服务资源。第四,建立校企共赢的“三双一体化”学徒制,有效落实和弘扬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始终应以校企共赢为基本立足点,以校企一体化育人为主线,精选合作单位,构建起“双身份管理、双场所教学、双主体育人,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徒制育人模式,从根本上转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最后,建立课程转换、实现对接的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工匠型技能人才的能力分析为依据,在关注中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转换实现工作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形成后示范阶段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特色,展示出中职教育的独特魅力。此外,职教集团还应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企业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等组成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中职校教学运行、管理过程实施监督审核;对毕业生的技能等级认证,对中职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模块、教学实施、实训、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最终形成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促进中职学校对照问题和缺失,不断改进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措施。


扫一扫分享本页